岁月如金。今年是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三十周年,也是我们2004这一届毕业二十周年。每当回想起在东大管院求学的时光,那些教导过我的老师们,如同夜空中的皓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在我经历的众多管院老师当中,有五位老师印象最为深刻,教经济管理的郭德仁老师和张翠华老师、教工业工程的郭伏老师、教人力资源的窦胜功老师,还有教研发管理的朱春红老师,他们或寓教于乐、或循循善诱、或严谨治学……虽风格不尽相同,却都有着桃李满天下的风范,如同春风拂面般温柔,吹过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并持续激励着我前行。
妙趣横生-郭德仁老师
与郭德仁老师结缘是在西方经济学的课堂。至今我还清晰记得,初见郭老师的情景,郭老师拿着一本书,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台前,面带微笑地说道:治国之本,在于德仁。大家好,我叫郭德仁!特别说明德仁这个名字的来自于《贞观政要》。郭老师独具一格的开场白,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住了。
郭老师上课时的出场造型很有范儿,他经常骑着一辆雅马哈大摩托,轰隆一声停在逸夫楼的门口,然后手持帽盔,像明星一样走进课堂,课堂立刻响会起热烈掌声。
那时候我们都很期盼上经济学的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郭老师喜欢在课上穿插一些故事来解读枯燥的经济学知识和术语,整个课程显得妙趣横生。至今我还记得郭老师讲的卖鹦鹉的故事,启迪我们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说有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被标注: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被标注: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买鹦鹉的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这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竟标价八百元。郭老师问我们,知道这是为啥吗?同学们七嘴八舌: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答曰:不对。大家都回答不上,因为都在想: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郭老师哈哈大笑,最终揭晓谜底:因为另外两只鹦鹉管这只鹦鹉叫老板!
正是在郭老师谈笑风生的教学中,我对经济管理的兴趣渐渐被点燃了。当时我们都好奇为啥郭老师掌握那么多经济管理知识,能够做到信手拈来。郭老师有一次认真地回答:学任何专业,关键在于学扎实,并且活学活用。后来,在沈阳电视台经济类节目多次看到对郭德仁老师的采访,才明白郭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传授知识,更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临近毕业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找郭老师合影、签名、留赠言。至今我还对毕业那天的经典场景记忆犹新:郭德仁老师端坐在管理楼的图书室内,被同学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排队签名,那场面的热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今网络大V的出场。
严谨治学-张翠华老师
给我们主讲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的是张翠华老师,张老师的风格是严谨之中透着严厉。说实话,这门课其实挺枯燥,书里面都是些管理学家的名字和各种理论,既不好学,也不好讲。大学时候,同学们一般都怕上课点名,而张老师就会时不时地点名提问。因此,每次上课时,大家都在心里默默祈祷,不要被点中。
直到某一天,我不记得是被谁怂恿还是确实做好了准备,竟然举了手。在同学们一片惊讶声之中,张老师叫我起立回答。当时我脸都红了,现在已经记不清具体回答了什么内容,但张老师非常肯定地表扬了我,还点评说,管理学原理很重要,是很多门课的基础,以后进入企业也用得着。从此以后,每堂管理学原理课,必定有我站起来回答问题。
毕业十周年回东大聚会,好几位同学对我说,我记得你,你就是当时课堂上很喜欢回答问题的那个同学。是否喜欢回答问题已经不重要,但是当年压力之下,我的管理学理论的确学得很扎实,公开表达的技巧也越来越熟练。以至于走上管理岗位以后,大家评价我的管理风格是方法论很强,擅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导有方-郭伏老师
教工业工程的郭伏老师,是学院知名的女教授,也是学科带头人,其中《人因工程学》那本教材还是郭老师自己写的。郭伏老师的课很有大师风范,既引领我们仰望星空,又贴近实际,接地气。她讲的工业工程发展史娓娓道来,从泰勒到甘特,再到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梅奥的霍桑实验……
其中有一堂人因工程学的实验课,题目是关于高校教室的桌椅设计研究。第一次,我们把它当作一件趣事,只是简单测量填了几张表就回来了,但郭老师当即指出,说我们的数据太少了,要求我们重新进行实验。第二次的测量,数据和表格增加了很多,郭老师又指出从数据分析和现场访谈找问题和规律……我们小组总共去教室测量了二十多次,整理出各类教室的各种桌椅的高度、宽度、倾斜度等数据,并作了多个报表分析,在郭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写成专题改善报告,才达成要求。课上总结时候,郭老师点评: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基本的理论学习,实验和现场非常重要,要凭事实和数据说话。
后来,我无数次在华为的生产车间和物流现场,从参与到组织团队做改善项目,一步一个脚印从工程师成长为经理和部长。再回想起当年的学习场景,深感得益于郭伏老师最初的教导,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工程师系统思维基础。
别开生面-窦胜功老师
窦胜功和郭德仁两位老师都评过东大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窦老师给我们主讲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非常精彩,因为他不仅教授人力资源的理论知识,还会穿插讲解企业的实际案例,讲各地企业见闻录,包括辽宁的、山东的,最远还有深圳的。窦老师每次讲到为企业做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文化建设时,总是神采飞扬,特别自信。他常说,企业管理无非人、财和事,其中人是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资源,企业家一定要懂人力资源,更要用好人才。那时候我开始暗下决心,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企业高管,我想这应该是学习管理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之一。
印象深刻的是窦老师所讲的人力资源经典理论观点。外面一般都讲选育用留四个词,窦老师说他的理解不一样,应当加上激励和晋升,要强调对员工的激发,要让每个员工释放更大能量,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当时其实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其中的深意,只觉得“选育用、激晋留”这六个字朗朗上口,容易记。现在想来,在二十一世纪之初,窦胜功老师已经有如此超前的理解,不愧为人力资源名师。
循循善诱-朱春红老师
朱春红老师教过我们一堂课叫新产品开发管理,鼓励我们要去企业参访学习,她强调企业最核心的就是产品,而管理产品,就要管理好研发过程。在课堂上,我们还学习了经典的瀑布式开发模式与敏捷开发模式的区别,那时候听得懵懵懂懂,但总觉得挺有用。朱老师告诉我们,东大的管理专业根植于大工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懂技术,懂技术的管理者以后会走得更远。
那时候,朱老师很年轻,刚毕业不久,喜欢跟我们打成一片,很受同学们欢迎。大四时做毕设选导师,大家都争着选朱老师做论文指导老师,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选的论文是基于联合包裹UPS的实习,做一篇物流快递方面的研究。那时候选物流供应链还没火起来,但朱老师肯定了我的选题,认为物流供应链是未来发展方向,然后又指出我论文选题的几个具体问题,要我带着问题去实习。
在UPS的实习期间,朱老师多次指导我的论文写作。答辩之前,朱老师还专门给我做了一次辅导,强调物流是企业利润的第三源泉,供应链是链接企业价值流的枢纽环节等等观点,令我大开眼界。这也使得我开始对企业物流和供应链工作萌生了浓厚兴趣。现在,我已经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二十年,还出版了供应链领域专著《供应铁军:华为供应链的变革、模式及方法》。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还得要感谢朱老师的指导选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转眼毕业二十年了,中间我曾经回过几次母校。其中在2014年的毕业十周年聚会上,见到很多同学,郭伏老师还特意出席并给我们讲话,赢得了满堂掌声。最近一次是在东大100周年校庆时,我有幸作为校友代表回到母校,参加管理学院的座谈会。会上,我又见到了郭伏老师和张翠华老师,感觉非常亲切。
在浑南校区文管楼四楼的教室,我给同学们作了一堂主题分享《跨越-我的人生升级路》,分为四个章节:东大往事、华为传奇、湾区理想和与青年说,回忆起管院恩师们的点滴轶事,与年轻的校友们分享感言: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到什么位置和成就,其实我们最初的根,还在东大管院。
当校友再次相会,再谈起那些年教过我们的老师们,如烟往事一幕幕的重现,记忆的片段被一个个串联起来。忽然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话:人生攒满了回忆就是幸福,而奋斗的青春最值得回忆。谨以此文,纪念东大管院那段青春岁月,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教诲。
作者:袁建东
毕业年份:2004年
专业:工商管理
工作单位:现任中国电子/中国长城科技集团副总裁,曾任华为公司终端供应链和制造领域工程师、科长、经理和部长